长城基金廖瀚博:储能,新能源投资下一站
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和我国能源转型如火如荼的长城大背景下,储能迅速走进市场的基金视野。作为有效平衡风光发电波动性的廖瀚手段,储能将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博储重要一环,也有望成为电新投资的新能源下一大阵地。
储能的投资概念实际上很早就存在,但成为热点题材还是下站近一年的事情,所以实际上算是长城崭新的主题。什么是基金储能?可以直接按字面意思理解,储能就是廖瀚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博储市场上有一个形象的新能源比喻,储能就是投资“大型充电宝”。
去年以来,下站储能概念逐渐走向投资前线。长城储能概念之所以在此关口爆发,主要受到两大因素催化:一是国家提出“双碳”转型大目标,要求建设现代清洁能源体系,能源革命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二是今年以来国际地缘冲突频发,导致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各国纷纷将能源安全的问题提升到了新高度,发展独立储能体系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环节。
储能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发电主要依靠风光,自然资源具有随机性和阶段性,比如风电的起风时间和风力大小都难以把控,光电所需的阳光昼夜分布不均,因此风光发电的一大难题就是稳定性。
随着风光发电占比提升,电力系统产生峰谷调节、频率调节的需求,储能能够有效满足这些需求,与风光搭配,成为电网平稳运行的辅助工具;同时储能也能够在风光无法供电时直接起到备用电源的作用。
(图片来源:)
目前的主流储能方式有两类:一是机械储能(主要是抽水蓄能)、二是电化学储能,其余还有电磁储能等方式。在国内,抽水储能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抽水储能对于地理环境要求比较高。电化学储能方式应用环境更加自由,并且受益于化学电池飞速迭代,电化储能成本不断降低,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2021年7月《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自此以后,鼓励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相应地,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新能源强制配储政策,2021年至今,已有超过20个省市区提出新能源配储需求,配储比例要求多在10%-20%之间,配储时长要求多在2h以上,有望直接为储能创造刚性需求。
最近“北溪二号”管道无限期关停的消息带动了化工和能源的行情,在海外地缘冲突的阴影之下,能源危机的剑已然高悬,更使储能建设添了一层必要性。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欧洲能源价格冲高后维持高位震荡,在用能成本剧增的情况下,储能的经济性逐渐显露,也催生了增量需求空间。
按照发电的单位划分,储能可以被分成大型储能和户用储能两大类,也就是“大储”和“户储”。纵观海内外,美国是最大的储能市场,欧美市场的储能产业相对成熟,大储和户储都有稳定发展;国内现在是以大储为主,尚且处于起步阶段,空间非常广阔。
今年以来市场对于储能的主要担忧是原料问题。上游碳酸锂价格高企,成本传导至储能,可能伤害储能的经济性,进而削弱装机需求。讨论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储能的需求来源于何处,分场景来看,储能主要应用场景分别是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用户侧也就是户用储能。前面已经提到,国内储能建设目前主要是大储,因此应当主要关注发电侧和电网侧。
关于经济性,在独立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政策确认后,独立储能可以通过参与调峰、调频、容量租赁等方式获得收益,而在风光发电占比持续提高的背景下,国内电网侧调峰调频需求是非常饱满的,所以储能的经济性大概率还是会比较好。发电侧的需求会更加刚性,因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区有了强制配储要求。因此总体来看,储能的经济性大概率不会由于成本压力而大伤,需求确定性也是比较强的。据测算,预计国内和海外“发电侧+电网侧”市场将 维持中期高增长,2021-2025年国内装机量CAGR有望达93%,全球装机量CAGR有望达到104%。
储能是新能源大板块的一部分,值得挖掘产业链学习的环节非常多,许多环节都能够和光伏、风电共振。从成长周期来看,储能的成长路径也遵循比较经典的新能源风格。在从起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储能在补贴扶持、商业模式进化和格局优化的动态过程中高速成长;中长期来看,储能或将走上降本增效道路,拥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能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本通讯所载信息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渠道和研究员个人判断,但本公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此通讯并非对相关证券或市场的完整表述或概括,任何所表达的意见可能会更改且不另外通知。此通讯不应被接受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且不得对本通讯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投资需谨慎。
- ·证监会戴钦公: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
- ·文在寅青瓦台“最后之夜”,“可能被载入史册”!
- ·苹果机器学习主管因重返办公室政策辞职
- ·超百城花式“稳地产”,信贷数据有望4月触底
- ·北京青年报:让商品房预售制“柔性退场”更符合国情
-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华润双鹤与真实生物战略合作 华润三九拟29亿控股昆药集团
- ·科技赋能转型升级 快递物流业“争雄”无人配送市场
- ·“木头姐”粉丝抄底抄到半山腰!ARKK获得一年来最大资金流入后暴跌
- ·债市波动对股市有何影响?机构:市场主线有待进一步确认
- ·两轮电动车驶入“新赛道” 高端化智能化之争再起波澜
- ·奈飞的困境,其实是一切“订阅制娱乐内容”的困境
- ·上汽集团4月销量同比下降超六成 5月力争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 ·人还活着为什么会被人祭奠4.3万次?网络祭祀平台乱象调查
- ·半个世纪未见 美联储主席的抗通胀策略遭前战友口诛笔伐
- ·熬过糟糕的一季度,2022年险企能走出“至暗时刻”吗?
-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 ·iPhone 14 Pro机型交货时间拉长,摩根大通已下调苹果目标价至151美元
- ·中国海洋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
-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稳定市场秩序
- ·美联储的Kashkari:若紧缩措施令就业市场略有降温 不会是很大的代价
- ·陈晓升:成就真实的工作——在申万研究所工作,会比较单纯,也比较真实
- ·上海7个区和浦东部分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
- ·风口上的猪变了? 明星基金经理:FAANG将被MANTA取代
- ·“保险黑产”窝案浮出水面,涉及保单3000余张、涉保金额千万元……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事出投行业务!信达证券总经理被采取监管谈话:今年已连吃6张罚单 IPO进程蒙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