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刊文:汽车业力推全产业链减碳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刘 瑾
在日前召开的经济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日报汽车业正力推全产业链减碳。刊文
汽车是汽车交通领域降碳的重中之重,压力大、业力挑战多。推全碳然而,产业相比发达国家,链减我国汽车业尚未实现碳达峰,经济碳排放总量还在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而继续上涨。日报平衡高速增长与落实降碳这对当前存在一定矛盾的刊文目标,十分考验汽车业在复杂竞争环境中的汽车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当前,业力汽车业正在积极行动,推全碳不断探索。产业在产品端,众多国内车企开发出更多新能源、清洁能源及低碳燃油车型,全面推动低碳零碳产品转型。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在今年3月宣布全面停售燃油车。
在制造端,不少车企已实施了绿色制造工程,开发低碳零碳新材料、新工艺,全面应用节能、节材、降耗技术,因地制宜建设厂区光伏、开展能源梯次利用等。在采购端,车企加大了绿色采购,并引导支持上游企业进行全面低碳转型,包括零配件产品的低碳零碳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此外,车企还开展了再制造、可循环技术研究,支持报废回收环节循环发展,并积极支持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汽车业减碳的步伐不断加快。张永伟说:“根据我们前期的研究成果,汽车供应链或者产业链最具备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将成为制造业中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产业领域。”
“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中,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必选项,也是企业建立新竞争优势的机会。”张永伟表示,汽车供应链企业包括整车企业可以通过六大途径来实现“双碳”目标,即开发绿色产品、推动全流程的绿色制造、使用清洁的绿色能源、提供绿色的物流运营服务、对企业实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及在电池和零部件领域率先建立实施再制造再回收的循环体系。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汽车业相关标准也在逐步完善。中汽协副秘书长何毅向记者透露,由中汽协联合行业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制定的团体标准《汽车行业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规范》第一稿已在参与企业内部发布。
对于汽车产业的“双碳”发展路径,何毅认为,目前国内多技术路线共存符合我国国情。内燃机的存续应该由能源供给和市场消费决定。相关机构报告显示,经过低碳技术开发的汽油机、柴油机、混合动力、增程式和天然气发动机,可降碳10%至50%。
同时,何毅也表示,展望未来,电动化、氢能化和生物质燃料是汽车零碳发展的方向,是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责任编辑:知识)
- 午盘:美股维持下跌局面 市场关注财报与联储纪要
- 央行16条支持房地产!释放什么信号?如何影响银行股、债市楼市
- 武超则:10年内大部分企业是数字化企业,东数西算才刚刚开始,信创市场规模未来5年超3万亿
- 誉衡集团宣告破产,誉衡药业表示不影响经营
- 涉房大宗资产频频打折拍卖 买家出手理性谨慎
- 郑州富士康首批新员工抵达,多地招工人士称咨询人数明显增多
- 中方对中美元首会晤有何期待?外交部回应
- 能源危机下欧洲再迎帮手?莫桑比克首批出口LNG运往欧洲
- 北京:公共场所明日开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震荡整理!北向资金涌入超166亿元,33只医药股集体涨停,机会如何把握?
- 上海四方俱乐部网球场“小太阳”深夜直射住宅楼 干扰居民睡眠遭投诉
- 北京今日0时至15时新增257例感染者 含43例社会面筛查人员
- 交易商协会: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丨东方证券:北交所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