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印网红颠覆政治刻板印象
香港《亚洲周刊》最新一期,港媒原题:中印网红颠覆政治刻板印象 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历史上关系密切的中印政治国家,由于1962年边境战争余波荡漾,网红政治关系阴晴不定。颠覆但在互联网时代,刻板两国的印象自媒体兴起,民间网红异军突起,港媒意外地成为两个社会的中印政治文化桥梁,也颠覆了双方的网红政治刻板印象。
在疫情肆虐之际,颠覆很多中国网民都喜欢追看一名说流利中文的刻板印度网红马怒,昵称为“三哥”的印象这名印度人曾在中国学习与经商,说普通话行云流水,港媒又不忘展现独特的中印政治印度式肢体语言。他向广大中国网民直播印度抗疫情况,网红比较两国民情异同。他展现印度丰富的多元文化、重视宗教的情怀、对世界的思考维度等等,与中国迥然不同。由于真实和诚恳,他赢得很多中国网民的点击,成为不折不扣的网红。另一名印度网红,取了个很中国的名字“长江”。他曾在中国留学,中文很地道。他去年感染新冠抱病直播,告诉中国观众病中的痛苦以及医疗过程,赢得很多点击。
印度留华学生越来越多,估计达2.3万。他们很多喜欢读医科专业,有些更是直接读中医,研究中国深奥的传统医学如何与现代医学结合。在江西中医大学念书的印度学生萨希尔最近成为网红,他拍了160多个视频,谈在中国的经历、与中国人的互动,广受欢迎。
中国人前往印度工作与旅游也渐成普遍现象。长期居住印度的中国人刘墉,他拍视频聚焦印度的日常生活,穿梭于大街小巷,品尝光怪陆离的街头食品,让中国观众叹为观止。
这些多姿多彩的视频,深入民间的观察,让两国人民感觉很近。尽管文化不同,但人心的深处其实相通,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在这些视频中,看到印度这几年进步很快,地铁等逐渐兴建,人民生活在改善。印度人看中国,也被中国“基建狂魔”的狠劲折服,认为国家的建设就是要从生活的质量开始,而不是耽于意识形态争论,不要被政客空头支票所误导,也不再被西方媒体忽悠。中印民间的密切交流,让印度新一代见识到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开拓两国和平合作的机遇。(作者邱立本)
(责任编辑:百科)
- 辽宁创新驱动振兴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放缓加息 资金大量回流欧洲公司债
- 重庆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集中征收期延至2023年2月28日
- 两部门: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 金融街论坛年会观察: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个人养老金如何发力?
- 阿根廷队爆冷,彩电厂商广告语暗战:“电视砸坏0元换”
- 约翰逊爆料:西方国家在俄乌危机爆发前立场迥异,态度大相径庭
- 11月23日复盘:短期整理充分 静等放量上攻 光伏设备获17亿主力资金青睐
- 中小微外贸企业寻求数字化突破
- 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近七成用户选择中短途,中青年是主力
- 林伯强:采取多元化激励机制,发展“个人碳账户”
- 北京市连续两天日新增感染者数破千 社会面病例波动式上升
- 辽宁辽阳原副市长马立阳、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周涛等4人被提起公诉
- 江西省联社计划财务部原总经理刘桂花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