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频频破发 倒逼市场价值回归
曾经中签如中彩票的新股打新,如今却像“中刀”。频频破
有数据统计,倒逼截至4月13日,市场2022年以来首日破发的价值新股数量为25只,已超2021年全年的回归22只。在上周上市的新股8只新股中,就有5只首日破发,频频破破发率高达62.5%。倒逼
不少投资者在股吧表达了无奈,市场有人调侃自己是价值“凭运气亏钱”,也有人表示以后再也不打新了。回归
散户打新却遭遇亏钱的新股心情可以理解,因为在A股打新向来被默认为是频频破一项低风险高回报的活动,中了就等着市场发红包,倒逼没中也没有损失。而且自2015年11月更改打新规则以来,申购新股不需要预缴款,只需满足对应的沪深市值要求就可以参与,加上不少券商交易软件提供的“一键申购”功能,让打新变得更加便捷。
经年累月下来,一些老股民甚至还摸索出了一套提高中签率的“技巧”,比如在某个时间段进行申购、用某券商账户申购、用多少资金申购等。对于股票本身的估值、发行价、主营业务却缺乏足够的关心。
但说到底,打新是一种投资活动,而投资则是盈亏同源,零本万利的事有违市场规律,也是市场泡沫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并不利于A股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从宏观层面来看,今年以来屡屡发生的新股破发现象,未必是坏事,反而是A股走向成熟市场的过程。部分劣质公司先有破发,后有退市,虽属不同阶段,但本质上仍属于优胜劣汰。
在欧美成熟市场,新股破发时有发生。互联网数据商Dealogic报告称,2021年美股有近千家公司IPO,同比增长100%。而另一项统计表明,去年在美上市的公司破发率高达三分之二。要知道近两年美股每年退市公司数量在200家至300家左右,退市率约为30%。相比之下A股每年退市数量仅为美股的十分之一,按此标准来说未来A股新股破发的情况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笔者认为,新股破发势必将倒逼市场实现价值回归,毕竟长久稳定的投资才是投资者真正的需求。而从微观交易层面来看,新股/次新股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暴涨暴跌的现象较以往有所减少,对维护市场稳定,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来说也是好事。
A股有句俗语叫“弱势炒次新”,即在大盘走势较弱或者市场缺乏主线的时候,资金热衷炒作新股或者次新股。因其流通股本少且新股、次新股几乎没有庄家控盘,资金容易拉升股价。但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介入该类型股票后需要看主力资金脸色,如果在较高点买入被深套的概率就很大。
如去年上半年的“妖股”,上市后连续斩获21个涨停板,股价在上涨超100%以及300%的时候,仍分别有高达70%左右的换手率,无疑给后续接盘者制造了巨大风险。按该股4月15日19.06元的收盘价,顺控发展已较最高点跌去约69.64%。还有去年年底上市的,股价拉出连续17个涨停板后开始下跌,且股价在第6、7、8板的时候3天平均换手率为75.3%,可见炒作氛围之浓厚。同样截至4月15日,该股股价距最高点已跌去约45.38%。
反观近期上市的新股,逆势走妖的个例已不多见,而这恰恰是市场投资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
近日,证监会再度提及推进全面注册制落地,加之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再次提及的强制退市制度,给资本市场相关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政策基础。
笔者相信,随着各项基础制度尤其是退市制度的完善,以及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全面注册制对A股市场生态潜移默化的改变,A股市场终将回归价值投资的主基调。
(责任编辑:知识)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四份重磅文件,指导精准防控
- 涉酒即涨,澄清即跌!多家上市公司否认“酒企借壳”后股价大跌
- 环渤海港口下水煤现货涨价快,多地发改委对港口煤企开展专项调查
- 日本8月从俄液化天然气进口额增长超200%
-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
- 孩子玩手游充值4.8万,媒体介入后腾讯科技退九成
- 西泽投资:中国水务年度业绩表现优异 直饮水业务迎爆发式增长
- 欧洲制造大转移
- 湘北米酒坊散装高粱酒被检出甜蜜素
- 一张图:9月15日黄金白银、原油、股指、外汇“枢纽点+多空信号”
- 央行缩量续作MLF 资金面如何演变?9月LPR怎么走?
- 财务总监能否对财报“不保真”?
- 距离全民VR看球,PICO还有多远
- 4000亿元,央行缩量操作MLF!未来降准预期几何?市场有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