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原标题:最高检发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据最高检4月21日消息,最高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检发击治以及加强司法办案、布打依法打击犯罪,理电络诈开展能动履职、信网协同推进网络治理的骗及相关成效。
检察机关希望通过发布这批案例,关联起到警示犯罪分子、犯罪引导社会公众、典型推动行业治理的案例积极作用。
这10件典型案例分别是最高:魏某双等60人诈骗案,邱某儒等31人诈骗案,检发击治张某等3人诈骗案、布打戴某等3人掩饰、理电络诈隐瞒犯罪所得案,信网刘某峰等37人诈骗案,吴某强、吴某祥等60人诈骗案,罗某杰诈骗案,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施某凌等18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唐某琪、方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周某平、施某青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从案件类型看,有五件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另外五件则是与之关联的网络黑产犯罪。10件典型案例较为全面反映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样态,深入揭示了此类犯罪的社会危害。
据了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特点表现为领域广、手段新、危害深。在这批典型案例中,刘某峰等37人诈骗案的犯罪分子以组建网络游戏情侣为名引诱玩家高额充值骗取钱款,是一种新型的“游戏托”诈骗方式;魏某双等60人诈骗案的犯罪分子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搭建虚假交易平台跨境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700余名被害人1.2亿余元;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电信部门代理商和劳务公司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工作便利,非法采集务工人员身份证、人脸识别信息激活手机卡,并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物料’,犯罪分子或是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手机卡、银行卡,以此作为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或是利用这些信息对诈骗对象进行‘画像’实施精准诈骗。”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把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工作,将行业“内鬼”和职业团伙作为重点从严惩治。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要从每个人做起,希望大家切莫贪图眼前蝇头小利,切莫追随不良网络文化,切莫轻信“前沿概念技术”,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筑起防范诈骗的“防火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责任编辑:百科)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倒计时,比亚迪打响涨价第一枪
- 野村:内银股次季盈利增长或放缓 首选招商银行及邮储银行
- 恒驰上海体验中心无法试驾,只有工程车,称最早10月1日交付
- 小米造车加速:原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将加盟
- 沙特出面否认增产报道 油价冲高收复部分失地
- 欧元区告别“负”时代!欧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影响有多大?
- 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致北京银行损失资金超8亿元,两名注册会计师获刑
- 工信部: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营收超万亿
- 戴森携手中国家电研究院 主导开发基于POLAR方法的团体标准
- 推特第二季度营收11.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 美媒:乌大使这场闹剧,背后暴露欧洲二战历史认知分裂
- 上海复旦发盈喜 预期上半年归母净利5.1亿至5.5亿元
- 敢信?今晚刷屏的00后贝林厄姆已享受过球衣永久退役
- 外交部:敦促日方停止为自身强军扩武寻找借口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