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双标门”:要真相,要安全,还要消费公平
海天酱油涉嫌“双标”问题的双标门事件还在发酵。
海天味业近日被多个自媒体爆料——国内售卖的酱油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有一堆化学名词:谷氨酸钠、真相三氯蔗糖、安全苯甲酸钠……而日本售卖的还消一款海天酱油的标示却是“干干净净”,只有水、双标门大豆、酱油食用盐、真相砂糖、安全小麦。还消
9月30日,双标门海天味业作出回应,酱油海天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真相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并且强调自己也有0添加系列、安全有机酱油系列产品。还消但是,舆情却没有平息,“双标”的批评声不断。
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布声明称:“双标”的传言在网上疯传,对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和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将“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协会还强调: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
的确,海天酱油包装上所标出的谷氨酸钠、三氯蔗糖等添加剂是中国境内的合法添加剂。但是,食品企业需要明白,不能用“合法”两个字搪塞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对消费者公平待遇的期待。网友的想法很直白:凭什么日本消费者能享用的是不含防腐剂的,难道中国人的饮食和消费习惯偏好是含有苯甲酸钠的调味品?
这需要海天酱油乃至中国调味品协会拿出坦诚的态度来面对公众质疑,把添加剂的问题从“实然”到“应然”各个层面上讲明白,别玩概念,别躲在专业术语后面敷衍消费者。从事实层面上说,出口日本的这一款酱油里到底有没有添加剂?如果没有添加,是不是日本标准不允许添加?为什么日本可以不添加,而中国却做不到?为什么形成了两个“标准”?标准之间到底有没有“高低之分”?这需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海天酱油也提出辩解,自己也生产0添加系列的酱油。那么,海天有没有向日本出口过含添加剂的酱油?0添加和非0添加酱油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不能全部做到0添加?消费者不仅需要食品合法和安全,还需要得到公平对待。
要看到,公众不是人人都有食品、医学专业背景,但是捍卫“食品安全大如天”的常识是没错的,酱油“双标”问题就是踩在食品安全红线上。需要企业、行业协会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做回应,甚至需要职能部门的强势介入、权威调查:到底有没有“双标”?是不是中国的酱油标准就“矮人一头”?海天以及行业协会要明白公众在担心什么,而不是用“合法”“符合国家标准”来终止对酱油标准的问询。合法只是底线,况且,海天酱油本身就是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
当然,也要注意到,一些自媒体为了收割流量,对整个食品工业、合法食品添加剂搞污名化,动辄嘴一撇“高科技搞活”,制造恐慌情绪。不能把严肃的食品安全讨论简单化成“有添加剂坏,零添加好”。一味鼓吹“零添加”本身又是一种消费陷阱,早在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拟禁止食品标注“零添加”。
前有狼,后有虎,消费者吃点酱油怎么就这么难?
(责任编辑:知识)
- 越秀地产:越秀“鲲鹏”突击队:守护广州,我们同在
- 热搜第一!HPV疫苗只用打一针!世卫组织一则建议,A股三大龙头集体跳水,市值共蒸发近500亿
- 南财快评:推动沿海农业育种发展,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 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 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为应对气变提供更多资金
- 商务部答一财:希望美方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及对中国企业制裁打压
- 商务部:我国外贸开局总体良好
- 成品油将迎年内首次降价
- 比亚迪官宣全系车型涨价 “反向操作”意在“一石二鸟”
- 商务部:一季度我国服务外包实现稳定增长
- 俄方公布“莫斯科”号巡洋舰最新状况
- 三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
- 苹果布局“美国芯”,支持台积电在美建厂,理想可能遭遇骨感现实
- “最马虎”银行要上市 去年发13次遗失声明 内控能力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