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中国推动司法公开的脚步不会停歇
央视网消息:4月22日,最高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法中法介绍党的国推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
对于司法公开问题,动司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脚步二级大法官沈亮作了三方面回应。停歇
第一,最高司法公开是法中法中国司法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根据中国法律,国推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外,动司一律公开进行。脚步我国法律规定,停歇不公开审理范围仅限于刚才说的最高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法中法未成年人犯罪,国推还有当事人提出涉及到的商业秘密、申请不公开审理案件,而其他案件都是要公开审理的。即便是按照法律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我国也规定宣判一律公开。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中国没有什么特殊。在审判实务中,如果遇到应当公开审理而没有公开审理的案件,上一级人民法院要以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的。
第二,不断提升司法透明度始终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际上,中国的司法公开无论在范围、形式,还是在深度、广度上,近些年来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比如说,在公开范围上,我们不仅公开庭审过程、判决结果,也公开审判流程和生效判决执行情况;不仅公开判决的最终结果,也公开裁判理由;不仅向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公开,也向社会公开;不仅公开庭审信息,还公开司法政务等司法活动相关信息。在公开渠道上,除了传统媒体、政务网站、白皮书、新闻发布会,还有12368诉讼服务热线、微博微信外,我们还专门建立了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形成了多样化司法公开格局。到目前为止,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总量超过1.3亿份,访问总量超过840亿次,中国庭审公开网总直播案件超过1850万件,观看量超过475亿人次,有的庭审累计观看量突破千万。在公开形式上,我们推动司法公开与诉讼服务全面对接,建成了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群众除了旁听庭审、查阅网站和报刊等传统形式外,现在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司法活动的相关信息,对于司法过程的参与、监督和评价,更加便捷高效。所以说,司法公开现在是触手可及。
第三,中国推动司法公开的脚步不会停歇。目前,中国司法公开已经成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了解司法、接近司法、开展法律研究的重要平台,随着时代发展,我们还将不断推进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司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倒逼法官司法能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休闲)
- FF第三季度减亏 宣布完成生产制造第六个里程碑
- 布林肯宣称将帮助乌反击俄 但在乌境外行动是另一个问题
-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原油区间震荡 关注三角形突破方向的选择
- 北京平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两轮区域核酸检测
- 建设银行:正在根据监管要求有序推进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准备工作
- 这面盾牌能让人隐身,原型你小时候就玩过
- 港交所正推动港股通人民币计价工作 一季度17家公司IPO募资149亿元
- 别人家的公司!员工买不起房?迪普科技宣布提供2000万贷款5年免息!这些公司也阔气出手
- 国企改革“先苦后甜”未来可期
- 渣打集团公布第一季度业绩 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1.76亿美元同比增长7.69%
- 支农“真普实惠” 农信大有可为
- 马斯克提出取消2018年与美国证监会和解协议,遭美联邦法官驳回
- 年内22家私募合计自购金额约30.76亿 景林九坤宁泉保银等百亿私募为自购主力军
-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当前形势下不宜再低估消费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