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减”试点城市积极探索 校外培训监管工作进展顺利
原标题:全国“双减”试点城市积极探索 校外培训监管工作进展顺利
北京、双减上海、全国沈阳、试点顺利广州、城市成都、积极监管进展郑州、探索长治、校外威海、培训南通等9个城市作为全国“双减”改革试点,工作在巩固去年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的双减基础上,围绕2022年试点改革重点任务,全国继续开展探索,试点顺利截至4月底取得了积极进展。城市
一是积极监管进展压实学科类培训常态化监管。9个试点地区的探索117个区县已全部实行校外培训网格化综合治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区县覆盖率100%;有108个区县建立了学科类培训专家鉴别机制,覆盖率达92%,领先全国18个百分点;有106个区县教育系统拥有2名以上执法资格人员,覆盖率达91%,共有教育行政执法资格人员1957人。北京市制定《学科类校外培训典型问题处理指导手册》,就18个违规培训典型问题,提出核查处置建议。广州市今年以来压减高中学科类培训机构24家,查处隐形变异问题54起,关停取缔无证机构191家。
二是推进非学科培训分类管理。各地持续推进机构底数摸排、标准制定、审核审查等工作。在前期已出台非学科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基础上,成都市各区行政审批局已按照新设置标准,启动非学科培训机构申请批复工作;长治市在潞州区先行开展审核工作,为全市范围重新审核登记积累经验;威海市部署辖区内非学科培训机构到行政审批部门办理办学许可证,计划于近期完成。北京、上海、广州、南通等市已部分出台或正在研制非学科培训机构设置标准。
三是加强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各试点地区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面纳入预收费监管范围;非学科培训机构纳入预收费监管共5266家,监管金额13.63亿元。有8个试点城市已启动非学科培训服务价格监测。上海市制定2022年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工作方案,细化资金管控工作流程,将落实预收费资金监管作为各类培训机构设立和招生的必要条件。郑州市16个区县已陆续与银行签订非学科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协议。
四是合理利用校外资源。试点地区探索建立遴选退出机制,推动学校课后服务合理引入校外资源。北京市印发《采购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指导性目录》,征集科普活动资源包111个,组建451位专家组成的科普服务团队进校服务。威海市印发指导意见,春季学期首批引入了37家非学科培训机构入校服务。目前,广州、成都、威海、南通等市已有超过60%的义务教育学校引入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资源。
五是广为宣传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播发报道近200篇,宣传试点经验做法,内容主要涉及减轻学生负担、丰富课后服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行动成效等,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市报道较为集中,积极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
试点地区在改革探索过程中,还存在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查处难、非学科培训分类管理推进慢、疫情影响下风险防控压力大等问题。各地仍需高度重视,加大探索力度,创新工作举措,为全国“双减”工作积累宝贵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热点)
- 违规推介第三方指导客户交易 华安期货一员工收警示函
- 工信部:过去十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
- 抢先一步,为何是云南?
- 王毅集体会见海合会国家外长:应尽早就中海自贸协定达成一致
- 波动加大,这类热门基金个人投资者被吓退?
- 七地槟榔遭下架,靠“无害化”广告扩张的槟榔终反噬
- 丰巢“我要霸屏”业务惹纠纷,龚俊诉肖像侵权索赔101万元
- 9月LPR保持不变,如何解读?
-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王翔:目前集团库存“水位”在下降
- A股三大指数缩量上涨,11只汽车股携手涨停,市场能否延续反弹?
- 9月19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河南济源一公司氯气泄漏,当地发布调查情况
- 第五届中国健康经济发展论坛暨第四届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11月27日举行
- 毗邻环球影城 北京最大奥莱MALL将落户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