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预测今年电动车产销量可达600万台 但价格战压力大
购置税的分析减免对电动汽车市场有什么影响?2022年下半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前景又会如何?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近日表示,6月的人士购置税减免,是预测压力过去几年少有的一次给燃油车以优惠,而电动车没直接受益的今年国家性政策,他认为,电动这一轮5%的车产减免,今年下半年或能额外增加70—80万台燃油车需求。销量
“中国现在一年大约1500万台燃油车的可达产销,就是格战乘用车这边1500万台燃油车的产销。从6月1日到12月31日,分析这7个月大概是人士700—800万台。假设每5%的预测压力税收优惠能够产生10%的额外需求,按1比2的今年比例来说,这里能够额外的电动刺激70—80万台的需求。”巩旻这样分析。车产
他也谈到,地方政府还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有针对电动车的,有针对所有车型的,有可能还能额外产生一些刺激作用,总共加起来有可能在100万台左右。
巩旻仍然看好电动车市场。他认为,今年电动乘用车产销量能达到600万台。“明年渗透率的提升可能会比今年稍微慢一点。今年和去年这两年每年电动车渗透率提升都在10个点、11个点左右,基本上从2020年的5%、6%,到2021年的15%、16%,今年可能26%、27%的水平。明年因为有1万-1万2补贴的全面取消,有可能渗透率会稍微放慢一点,但中国应该还是能够占据全世界超过一半的电动车产销。”
他表示,预计明年会达到730万台。
电动车成本上涨补贴下降,但渗透率依然在提升
关于今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巩旻也谈到这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单从造一台车的大宗商品成本来说,今年纯电动车的上涨是最大的,插电混式少一些,燃油车几乎没有上涨,这部分的上涨最大部分是来自于电池、来自于正极材料、来自于锂。”
“现在电池的价格逐渐传导到下游车企了,上游也可以看到一些原材料的价格从3月见顶之后有一定的回落,尤其是在电解液方面有一定的回落,当然锂还是持续的站在高价上面。”他表示,虽然每台车平均可能涨了1万多块的成本,还有补贴的下降,但能看到中国的电动车渗透率依然在进一步提升。
巩旻分析称,“今年4月有一个不成比例的高,因为在上海封城的时候,燃油车产销受到的影响比电动车更大一些。但就算4月之后,电动车的渗透率依然在26%左右的高位区间。到今年年底补贴退出之前,能够看到燃油车和电动车的销量相对都会比较旺,总体来说今年26%、27%的渗透率,大约600万台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他也谈到,除了单纯的渗透率,早期在限牌、限购城市电动车渗透率是不成比例的高的,但过去这一年多、两年的时间,不限牌、不限购城市的电动化渗透率几乎跟限牌城市相对比较接近了,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的确是看到消费者的需求在这里,不仅仅是牌照的问题。”
芯片短缺不再是瓶颈 价格战压力大
关于电池方面,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认为,目前至少在中国国内是足够用。
他表示,“依然还是维持在大约50%左右的市场份额。的市场份额,单说电池这一块在20%左右,这主要还是靠它自己在电动车的位置所带来的。”
电动车的渗透率依然在提升。巩旻介绍,燃油车最新的两个月份同比大概有百分之三四十增长,整体乘用车市场有40%左右的同比增长,“这是去年夏天芯片短缺造成的低基数,以及今年刺激之后,还包括整个行业的确需求端好了一些。”
但他也谈到,需要留意的是芯片短缺不再是一个瓶颈,消费者的需求依然是瓶颈。
终端零售价格方面,巩旻表示,尤其在燃油车、豪华车方面,过去几个月每个月的折扣都在放大,价格在弱化。
“进入到今年下半年,这种价格战压力依然会比较大,”他认为,这是需要留意的。(新浪财经 刘丽丽)
- ·射门成功没?世界杯裁判要看这块腕表才知道
- ·天津甘肃东西部协作升级
- ·德斯控股10月12日起停牌 待刊发内幕消息
- ·深圳市住建局就《住建领域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研究》项目招标
- ·六大银行半年报:资产不良率两升四降,理财座次重排
- ·国家发改委发布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 ·“口味”不一 外资巨头择将偏好显露:今年多位国内公募高管跳槽至外资机构,原光大保德信魏晓雪加盟路博迈
- ·美国要“报复”沙特?结果可能……
- ·欧元区两大经济体私营部门活动萎缩 该地区或已陷入衰退
- ·纳指再回熊市!英央行将结束购债引发市场震荡
- ·东芝计划就重组方案与JIP阵营优先谈判
- ·现代汽车宣布于2025年将所有车型转换为SDV
- ·达实智能年内中标3.24亿智慧医院项目 连亏三年后业绩回暖净利增超 4倍
- ·首钢股份新能源用电工钢销量大增2倍 四年半投22亿研发高端产品占比62%
- ·Meta发布全新VR头显,引入多款微软旗下软件产品
- ·天风证券电子首席潘暕和民生证券计算机首席吕伟在朋友圈“开战”,一位凭预测电子牛市将至,另一位粗口开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