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控股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 公司高管称“要有归零心态二次创业”
本报记者 王丽新
“今年,旭辉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年,控股这让民营房企意识到高增长只是更关管行业的一个阶段,需回归理性。注现”8月30日下午,金流在旭辉控股2022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和利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司高此轮调整之后,有归中国房地产业将从过去高负债、零心高杠杆、态次高增长模式转向低负债、创业低风险、旭辉轻资产的控股新模式。
8月30日,更关管旭辉控股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注现报告期内,旭辉控股(以下简称“旭辉”)实现营收297.2亿元;净利润约19.04亿元;股东权益应占核心净利润18.2亿元,核心净利率为6.1%;毛利率为20.7%,与上年同期持平。
“最近旭辉在内部一直提倡二次创业,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断变革,拥抱变化,要有归零的心态,放弃过去成功的路径依赖。同时,要平衡风险和利润,最大化保证股东效益稳健安全,风险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林中表示。
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
整场业绩说明会,旭辉的多位管理层均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追求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会更加关注现金流与利润。
截至2022年6月30日,旭辉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3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361.5亿元下跌53.6%,回款率超过100%,累计回款金额超过850亿元;在手现金31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林中表示,从运营策略上看,旭辉未来以现金流为导向,以销定产,以经营现金流最大化为原则,以回报率为核心,重视周转率。
事实上,现金流安全当下已成房企生存第一命脉,若不能快速改变经营逻辑,渡过困难时期,即便房地产市场未来仍大有可为,也难以有机会创新商业模式。
“此轮调整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将从以往高速增长的步调回归到平稳健康常态化,房企的经营逻辑也要随之改变。”林中认为。
调整投资策略
在对行业大势有新的预判后,旭辉在投资策略上也做了调整。
“旭辉今年拿地较少,但却是少数几个还在市场上拿地的企业,上半年所拿地块预计利润率为8%至10%。”林中说。
据介绍,2022年上半年,旭辉在北京、义乌、上海、长沙、宁波及青岛收购6个新项目的权益,连同2022年6月30日后的苏州一项土地收购,旭辉应占土地出让金合计为36亿元,新增土储货值169亿元。
在代建业务板块,旭辉上半年新增29个项目,累计在管35个项目,累计在管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在行业变革期,旭辉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代建的重要性。重视代建,拓展代建,对旭辉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林中表示。
“代建行业机会越来越多,比如AMC(资产管理公司)的代建资产包等,这一行业从起步到现在每年有20%的增长,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旭辉控股执行董事、旭辉建管董事长陈东彪表示,旭辉现存完好的供应链体系可以运用到代建项目上,合作文化也利于发展这一业务板块。
至于接下来的投资策略有何变化,林中表示,“一定会是轻资产、低土储,土地储备的质量第一,数量第二。”
谈及在出险房企甩卖资产潮之下,旭辉是否会与AMC合作收并购房地产项目,林中表示,目前跟AMC合作主要是并购出险房企与旭辉合作的项目,旭辉对这些项目知根知底,对债务和成本造价清楚,对项目可销售价格预测精准。“至于与AMC合作收并购其他项目要看机遇,一是要有吸引力的价格;二是公司债务清晰;三是相关疑难杂症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如果有合适项目,旭辉会牢牢把握住,推进这些项目的收并购。”
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旭辉保持“三道红线”处于绿档,净负债率为78.5%,短债占比17%;债务久期较去年提升,平均债务账期为4.7年;加权融资成本为4.9%。
“到目前,旭辉没有一笔负债违约、利息延期支付,旭辉可能会腾出一些有限的资金在市场上回购一些债券,但资金量不会太大,因为企业还是要把钱留着去发展业务。”林中表示。
旭辉控股执行董事及CFO杨欣表示,旭辉一年内到期债务以银行类融资为主,下半年刚性到期债券已清零。长期来看,旭辉希望未来净负债率能够压降到30%左右。
林中进一步表示,今年年内,旭辉无公开市场到期刚性兑付债券。上半年,公司新增公开市场融资超过46亿元,目前正在筹备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担保的中期票据的发行。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酒不香了?消费主题基金年内最大跌幅已超40%,清盘和自购都要来了!
- ·各地高新区“强链”项目密集开工 前三季度增长势头强劲
- ·爱心人寿拟增资3.2亿元,新股东新里程健康将带来哪些期许?
- ·监管从严审核核酸企业上市,IVD行业兼并购热潮前夕布局下沉市场
- ·河南:今年秋季丰收已成定局,有把握粮食产量再超1300亿斤
- ·逾330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喜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链亮眼 关注业绩超预期板块
- ·英特尔旗下Mobileye估值大缩水背后:自动驾驶一级市场遇冷 投资人倾向谨慎
- ·兴证全球基金刘潇:以长久之心做确定性更强的养老投资
- ·在产业目录找不到直接分类,中远通从科创板转道创业板能否成行?|IPO观察
- ·一大批车企,都完不成年度KPI了
- ·多宁生物赴港IPO:大举收购致商誉高企,大股东也是大客户
- ·Roku将与METZ blue和TCL合作在德国推出Roku TV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涨,两大持有国交易策略缘何迥异
- ·美元走弱抵消经济衰退忧虑,美油持稳85美元
- ·投入逾10万亿!五大险企服务实体经济量质齐升,对民营企业支持仍待提升
- ·科创债规模已超600亿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力
- ·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团认真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 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 ·中骏集团:提前支付20亿元公司债回售资金,年内境内外债券均按期兑付
- ·巨头抢滩登陆元宇宙,裸眼3D、AR/VR齐上阵
- ·银保监会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新市民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保障“最大民生”,十年来北京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30万余人
- ·跳过折叠屏iPhone?分析师预计苹果2024年推出折叠屏iPad
- ·众泰复产,股价涨停!网友:白菜价“豪车”又有戏?
- ·寿险业转型释放积极信号 业界看好保障和长期储蓄空间
- ·【重点报道】站在新起点 续写新华章——山西团代表学习讨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