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食品保质期,必胜客一餐厅被吊销许可证
天眼查APP显示,篡改餐厅10月10日,食品胜客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和谐广场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保质被吊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期必没收违法所得1865元,销许并被吊销许可证。可证
上述事件可以追溯到必胜客于今年7月被曝光的篡改餐厅食安问题。彼时有媒体卧底进入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食品胜客发现后厨存在餐厅管理人员篡改效期标签、保质被吊员工拆掉外包装,期必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销许烹炸用油十天一换等问题。可证
7月20日,篡改餐厅针对门店食品安全问题,食品胜客必胜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进行回应称,保质被吊关于媒体报道的北京必胜客和谐广场店和魏公村店的相关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已立即对上述两家餐厅进行闭店调查。
而此次的行政处罚中,公布了其违法事实包括:该单位违规篡改其公司内定的食材保质期标签,将本应废弃的白毫茶底和乌龙茶底的保质期条由2022年6月20日改到6月22日,将本应废弃的米饭的保质期条由2022年6月20日改到6月21日。
此外,该单位解冻预包装食品提拉米苏超过其标注的保质期后,再次篡改保质期标签。以及,其烹炸用油长时间未更换且没有按照正确操作规范进行检查,操作人员未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导致数值不准确不具备参考性,且发现测量数值不准确的问题后并未上报处理。
上述问题餐厅之一的必胜客北京和谐广场店,在今年3月份,因食材超保质期,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没收违法所得、罚款5万元的处罚。
在7月20日必胜客北京两家餐厅问题曝光后,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开展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对海淀区18家餐饮门店进行了依法查处,其中有6家必胜客。
整体上看,必胜客也在努力重回增长轨道。
根据必胜客母公司百胜中国2022年中报,上半年总收入为321.88亿元,同比下降4.48%;净利润为12.95亿元,同比下降54.3%。这主要是受到疫情带来的同店销售额的下降以及门店暂时停业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百胜中国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肯德基和必胜客分别下降16%和15%。
于1990年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餐厅的必胜客进入中国已超30年,在眼下西餐、披萨品牌层出不穷的中国市场上,必胜客近年来一直试图以扩张、下沉的方式来应对中年危机,保证整体业绩的稳定。自2015年开放加盟起,必胜客中国门店数由当年的1600多家增长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超2700家。
并且这个品牌近年来还在加速拓店。2021年必胜客门店较上年同期新增335家,即使是疫情肆虐的今年上半年,必胜客仍旧净新开了121家门店。
必胜客的扩张是由小型门店以及向下沉市场延伸推动的。小店模式可以帮助降低成本、提升拓店速度,与此同时,门店密度的增加也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抓住强劲的外卖需求。必胜客方面也曾对媒体透露,必胜客开始将市场拓展的触角伸向中小城市,特别是以县级市为代表的“四线市场”,以提高必胜客在中国市场的覆盖率和渗透率。
不过,门店的扩张却没能为品牌带来收入的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1年,必胜客的营收由20.93亿美元变为21.09亿美元,增长幅度并不大,基本持平。其中2020年表现低迷,期内同店销售额下降14%,总收入同比下滑16%至17.3亿美元,经营利润6200万美元,较2019年1.14亿美元的经营利润几乎腰斩,拖累百胜中国总收入下滑6%。
而在2022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百胜中国重申了2022财年全年新开业餐厅数量指引为1000-1200家。鉴于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只新开382家新餐厅,为达指引数量,下半年需要加快步伐。疫情除了直接影响现有餐厅销售之外,可能还影响新餐厅开业速度。
但眼下看来,百胜中国更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在拓店的同时保证每个加盟店的收入。
(责任编辑:焦点)
- 大摩:予国泰航空增持评级 目标价10.7港元
- A股明日风口:“金融16条”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A股也“爆冷”!“世界杯魔咒”下沪指收三连阳,这个更强的股市魔咒也被打破!
- 2000亿长城基金尴尬:2只产品发行失败,规模增长陷入瓶颈
- 年内9家银行放弃赎回二级资本债 或与债券市场环境有关
- 信用卡、贷款代理投诉黑产成风 多家银行应声“宣战”
- 徕卡发布新款皮质相机包裹布:纳帕羊皮材质,印有低调徕卡标志
- 广州拉拉米冲击IPO 品牌销售集中度高、股东持股被冻结
- 三部门发文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确保2023年实现“开门稳”
- 中国银保信披露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 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星巴克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深圳发布首贷户贴息实施细则,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 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
- 欧美反垄断机构紧追不舍,美国科技巨头“腹背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