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增量高风险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和限期整改机制
4月14日,央行硬约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对增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近期央行发布了金融机构评级报告,量高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稳健性?下一步央行在继续推动金融机构稳健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和举措?机构建立具有纠正
对此,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早期制近年来,和限在党中央、期整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改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央行硬约持续推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对增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量高宏观杠杆率总体趋稳,风险高风险集团和高风险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机构建立具有纠正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早期制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稳妥化解,金融秩序全面清理整顿,金融反腐治乱有力推进。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风险收敛,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业381万亿元总资产中,银行业超过90%,“银行稳、金融稳”。2021年4季度央行对银行业评级结果显示,4398家参评机构中,4082家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约占参评机构总资产的99%。其中,24家大型银行评级一直优良,资产占比70%左右,发挥了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全国高风险机构316家,数量连续六个季度下降,较峰值压降过半,资产规模占比仅为1%。金融风险处置进入了常态化阶段。
孙天琦表示,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市场经济是有周期的,随着经济周期、金融周期的起伏,不可避免会出现个别的高风险机构。既不要在经济上行期盲目乐观,也不要在下行期过度悲观,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好跨周期管理,争取走在金融风险曲线的前面。
孙天琦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断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完善有效制衡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推动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多渠道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找准定位,服务当地、服务小微和“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区域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风险化解的举措上:
对于增量高风险机构,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和限期整改机制,将央行评级、监管评级与早期纠正有序衔接,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确保早期纠正的及时性。“限期整改”的硬约束,就是“不纠正即处置”,不使高风险机构在一些地方出现淤积。同样,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非法金融活动,要早认定、早处置,认定要准,下手要稳、下手要快、下手要坚决。
对于评级良好的机构,探索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对异常经营指标早发现、早预警,抓早抓小“治未病”,避免潜在风险演变为实质风险。2021年,金融稳定部门共发现个别指标出现异常、有潜在苗头问题的银行274家,通过及时采取措施,推动了189家银行有序化解了风险隐患,其中50%左右的机构在一个季度内就可以完成纠正。
对于存量高风险机构,按照既有政策和工作安排,严格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的主体责任,压实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压实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处突的第一责任,推动落实党中央要求的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扎实推进风险处置和高风险机构压降工作落地落实。
- ·美联储鸽派高官:市场表现得好像已经加息到6%,强调注意加息影响的滞后性
- ·山西襄汾县聚仙酒家“8·29”坍塌事故致29死案一审公开宣判,经营者获刑七年
- ·飞天茅台酒会提价吗?茅台董事长回应!
- ·NFT概念股走高,东方文化涨超6%,DraftKings涨超5%
- ·中国结算总经理孔庆文: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孵化、推动、维稳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标普全球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评美国PMI数据
- ·最新!德意志银行总部遭警方搜查,德媒:或与该银行涉嫌参与洗钱有关……
- ·沈阳:外地人在沈购房不再提供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 ·今天,A股迎来“5000时刻”
- ·“董明珠秘书”孟羽童被解雇?回应来了…
- ·业绩预告大“变脸”后 延安必康年报“难产”
- ·闵行的问题酱鸭、白砂糖,宝山的异味大米,供应商均为上海戎阳超市管理有限公司
-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美股投资电台】科技股的财报对市场是一个打击
- ·碧桂园:已累计购回优先票据本金总额5570万美元
- ·河南南阳:新市民购房补1万元 公积金最高可贷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