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至6.5万家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8月24日,年全证券时报记者从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规10年来,模上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文化万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企业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增至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年全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饶权介绍,国规党的模上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万与此同时,企业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至“云看展”、年全线上演播、国规网络直播、模上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加速崛起。大众旅游、智慧旅游持续发展,自驾游、露营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海洋旅游等引领休闲度假新潮流。文化创意、非遗工坊、乡村旅游持续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旅游、旅游演艺蓬勃发展,文旅融合深度推进。
据统计,10年来,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从3.6万家增长到了6.5万家,年营业收入从5.6万亿元增长到11.9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4.2万家,A级景区1.4万个,星级饭店8771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十年来,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对外贸易成效显著。缪沐阳说,产业投资主体日益多元,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外贸方面,文化产品进出口连续多年保持顺差,出入境旅游取得大幅跨越。2021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我们动态调整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开放政策,并将跨省团队旅游‘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域,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恢复。”缪沐阳说,今年下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出积极复苏态势。文旅企业的韧性、文旅人的拼劲得到了充分彰显。
(责任编辑:探索)
-
半导体行业领军人物蒋尚义加盟鸿海。11月22日,鸿海科技集团在官方网站宣布,即日起由蒋尚义担任集团半导体策略长一职,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汇报。鸿海方面表示,借蒋尚义丰富的半导体产业经验,未来其将为鸿海科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今年以来,共有5234只公募基金产品参与了打新,获配总金额达到786.71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科创板和创业板成公募基金打新重点方向。不过,由于今年股市表现不佳,权益 ...[详细]
-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9日在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回应了一个尴尬的问题。有记者提问时称,有望控制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可能对拜登发起调查甚至弹劾。对此,拜登回应称,美国人民会 ...[详细]
-
Rivian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17.24亿美元 产量同比增长67%
11月9日美股盘后,RivianRIVN.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Q3营收为5.3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5.516亿美元,去年同期约为100万美元;净亏损17.24亿美元 ...[详细]
-
希玛眼科:2022年中期实现收入8.82亿港元,同比增长69%
8月30日消息,公布中期业绩,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益8.82亿港元,按年增长69%,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EBTIDA) 1.44亿港元,按年增长50.7%;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8%至1481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近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4.3 港元,截至当天收盘,巨子生物报收于26.7港元/股,当日上涨 9.88%,市值为264.76亿港元。由此,巨子生物早于锦波生物、创尔生物等主打胶原蛋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陈溯)《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期间,中国宣布将在深圳建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中国为何要打造“国际红树林中心”?为何选择深圳?中国将如何推动“国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700多亿美元数据显示,过去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2700多亿美元。● 本报记者 王舒嫄2022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大会日前在第五届 ...[详细]
-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 2022年,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改变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和路径。在此过程中,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向上之姿迅猛发展。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汽车销量约为71 ...[详细]
-
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宁德时代曾毓群位居第三,财富289亿美元
本次上榜者的财富总额从去年的1.48万亿美元下降至9,071亿美元,跌幅达到39%,并创下了《福布斯》调查中国内地富豪20多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福布斯 文 | Russell Flannery11月1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