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进入“隔日打卡”常态化,保障服务不能“掉链子”
核酸检测进入“隔日打卡”常态化,隔日打卡保障服务不能“掉链子”
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近日,核酸化保杭州、检测进入武汉、常态上海等地的障服全部或部分地区开始要求核酸检测常态化,市民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检测核酸,隔日打卡健康码可能被赋灰码,核酸化保无法进出公共场所。检测进入北京也宣布,常态5月5日起将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障服随着越来越多的隔日打卡城市加入这一行列,网友们的核酸化保聊天内容也上新了:“今天你核酸了吗?”“隔日打卡不能忘,才能继续做朋友”。检测进入
当前,常态奥密克戎病毒引发的障服疫情多点散发,其高传染性、高隐匿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更大挑战。一些已经实现动态清零的地区,为了确保“早发现”,要求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这不仅有利于复工复产,也是对全社会防疫成果的一种巩固。当然,当核酸检测成了一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准备、物资保障、安全防护等工作就一定要做好,不能让服务措施“堵心”。
一些地方核酸检测常态化,排队等待也常态化了,一排就是几个小时,年轻人或许能忍耐,但上年纪的老人和需要就医的病人就很难适应;现场排队人贴人,又给疫情传播增加了风险。还有一些城市保障工作跟不上,要么是试剂没有了,排长队的群众只能临时找其他地区去做;要么是检测人员没有换班,中午吃饭时间,被检测者还得继续在现场排队。有的地方工作做得不细,检测点工作时间几乎与正常上下班时间重合,甚至结束更早,上班族只能自费找其他检测点。还有一些地方政策通报不及时,政府已经要求48小时核酸改72小时核酸了,但公交、地铁等单位还没有执行……
这些情况,让个别地方核酸检测的“好办法”成了被人吐槽的“糟心事”,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造成了不良社会反响。
核酸排查固然紧急,但一项牵涉众多的公共政策出台,还是应该和群众多商量,哪怕在一定范围内听一下群众的意见。一方面摸摸大家有哪些实际的需求,以便在推进过程中把工作做实做细;另一方面也是统一思想,让大家了解政府在用心用情做事,在落地过程中也可以少一些抱怨和阻力。承担核酸检测的企业,则需要加强人员培训、物资调配、风险预警,接受地方政府的质量控制、服务监管。
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态势,对基层治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凡事商量着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真正把基层治理的活力释放出来。毕竟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社区,而群众才是社区的主体。面对狡猾多变的新冠病毒,我们要依靠强有力的行政力量,也要给基层一点灵活和韧性。
(责任编辑:焦点)
- 新城控股150亿元储架式发行获受理,上市房企融资潮来了
- 河南济源一公司氯气泄漏 当地发布调查情况
- 欧盟最高法院顾问:德国或将评估Meta是否履行隐私义务
- 稳大盘扩优势增活力 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
- 环球时报社评:美方应准确理解中国防长的“硬话”
- 家电企业下注预制菜风口
- 取消妖镍交易惹争议,LME遭多家金融公司集体起诉要求赔偿
- 汽车4S店正在消失?
- 新西兰加息75基点 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
- 南华期货:美联储的9月议息会议前瞻,市场心态如何?
- 振德医疗遭投诉,公司营收净利双降,海外收入跌幅高于同行的稳健医疗奥美医疗,股价腰斩,医药女神葛兰抛售
- 徽商银行昔日股东中静公司状告证监会,一二审均被法院驳回,所涉何事?
- 世界杯,爆出大冷门!足球的尽头是芯片?
- 德国央行行长内格尔:通膨促使欧洲央行必须在10月份后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