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力,虚拟现实产业迈入融合应用窗口期
原标题:政策助力,政策助力虚拟现实产业迈入融合应用窗口期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题:政策助力,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产业迈入融合应用窗口期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产业窗口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迈入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近日,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应用教育部、政策助力文化和旅游部、虚拟现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产业窗口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迈入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虚拟现实(VR)产业快速发展。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应用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政策助力虚拟现实产业生态体系。在政策助力下,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产业正迈入融合应用窗口期。产业窗口
虚拟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快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
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建筑工作人员在设计阶段即可“进入”工程场景;基于工厂数据进行仿真建模,产品制造周期能够进一步缩短;在医学教学领域,借助VR设备,学生能够进行护理场景体验……在工业生产、教育培训、智慧城市等领域,虚拟现实正与行业有机融合。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2.3万余家虚拟现实(VR)相关企业,其中,2022年1月至10月新增注册企业4800余家。
特别是近年来,行业显现出较为明显的“消费级趋势”,集纳游戏娱乐、体育健康等功能的VR一体机走俏,市场从商用向大众消费不断拓展。
“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要抓紧健全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此次五部门出台的行动计划提出了包含技术创新、产业链、场景应用等在内的五方面重点任务。特别明确要提升“虚拟现实+”内生能力与赋能能力,加快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关键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强化与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产业链方面,面向大众消费与行业领域的需求定位,全面提升虚拟现实产业化供给能力,并且面向行业共性需求,重点建设共性应用技术支撑平台、沉浸式内容集成开发平台、融合应用孵化培育平台,持续优化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支撑环境。
为完成五方面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了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工程、全产业链条供给提升工程、多场景应用融合推广工程等3个工程,并明确要选择规模化、成熟度潜力较高的行业领域优先布局。
“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力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逐年推动各项重点任务按期执行,围绕重点应用领域组织开展应用试点,建设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入开展“VR+”行动,丰富终端产品和内容服务,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产业规模化。
(责任编辑:焦点)
- 《纽约时报》:美国写字楼困境依旧
- 劳荣枝案二审开庭,劳二哥抵达庭审现场参加视频旁听
- 俄媒:俄外交部称以实际行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止在口头上
- 通胀率40年首“破10”,英国发生了什么?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邦达亚洲:零售销售数据表现稳健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
- 因明生物冲刺港交所:产品管线覆盖四大领域,首创新药多已进入临床阶段
- 随着金价下跌美联储会议纪要成为焦点
- 任天堂法务部再出手:要求SteamGridDB网站下架问题图片
- 暴跌超50%!百亿私募正圆投资发道歉信,暂停基金经理戴旅京新产品的发行与新客户申购
- 下半年,这六个经济大省被赋予重任
- 厦门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破万份
- A股突破5000家,整合类重组: 并购逻辑嬗变悄然“强链”“补链”
- 东莞玖龙扩大停机范围,8台纸机“轮休”减产约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