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双十一”消费警示点名寺库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网站8日消息,双十一一年一度的北京双“十一”促销活动,在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市消寺库同时,也存在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费者发布问题。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统计分析发现,协会消费有关网络消费方面的警示消费者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投诉问题主要涉及部分商家单方面取消订单、点名虚假宣传、双十一延迟发货、北京拖延退款、市消寺库退换货困难以及消费欺诈等方面。费者发布
2022年1月至10月底,协会消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热线登记涉及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寺库公司)投诉3343件。警示主要问题是点名消费者购买服装、箱包、双十一首饰、化妆品等,商家拖延发货且拖延退款。目前大部分投诉没有得到解决,有关部门已就寺库公司涉嫌违法违规及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立案调查。
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消费风险,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理性消费,在近期网购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诚信商家消费。消费者要擦亮眼睛,除了“货比三家”之外,还应谨慎选择口碑差,消费者反映问题多的商家,可通过查看商家信誉、评价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口碑佳、售后服务有保证的商家购物消费,切莫一味贪图低价而忽视了商家的信誉和售后服务。
二、结合实际理性消费。“双十一”期间各个商家推出各类促销活动,但也有部分不法商家故意先抬高原价再打折,造成打折优惠幅度大的假象,或者通过设置复杂的促销方式,误导消费者。消费者要根据自己需求选购商品,不要被商家的所谓打折优惠所迷惑,不要轻信商家或直播带货主播的表面宣传,盲目贪图便宜而去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要理性选择商品。
三、事先看清促销规则。面对“满抵、满减、满送”、秒杀抢购、定金预售等各种促销活动,消费者应提前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如积分或者优惠券,消费者应看清其使用条件、方法和期限等。
四、防止掉进支付陷阱。消费者要增强安全支付意识,辨清支付方式,注意防范支付风险,切勿轻信陌生人的付款要求、网页链接或扫二维码等。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官网客服联系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五、保留凭证依法维权。消费者网购时要采取截屏、录音等方法,保存好商品图片、文字介绍、支付信息以及聊天记录等信息,并及时向商家索要发票。一旦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收集好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此外,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也提醒商家诚信守法经营,不夸大宣传,不虚标价格,不误导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将继续采用投诉点评、消费调查、消费体验、比较试验等方法、手段,持续关注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针对电商平台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等侵权行为,采取但不限于公益诉讼等方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新财经)
(责任编辑:时尚)
- 广州法院引用“绿色原则”判决涉虚拟货币“挖矿”合同案
- 货运物流“大动脉”堵点疏通进行时 多地高速出口关闭率下降
- 消息称多家银行下调个人账户线上交易限额 银保监会:未下发专门文件
- 苹果也扛不住了?全球消费电子需求放缓,手机品牌开始砍单
- 世界杯期间,投资者或提前清仓?!欧美央行,本周将有大动作
- 杜阳:货运物流遭受疫情打击 银行业须积极作为
-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去年营收大增六倍 欣旺达动力电池何时摆脱亏损难题?
- 以案示警,黑龙江通报一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 北京农商银行付东升: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
- 俄乌战争冲击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已经到来
- 王国斌教给投资人的事:波动和周期会带来悲观 只有长期视角能把人拉出来
- 重磅!国常会刚刚定调,降准要来了?最新解读→
- 北京增发6批次绿色节能消费券 每周同一线上平台可领1500元
- 广州白云区街镇交叉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